
10月25日,“國家公園省 生態新高地——青海生態文明攝影大展”在北京民族文化宮開展。中共青海省委常委、統戰部部長公保扎西、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李舸等出席展覽開幕儀式并觀看展覽。青海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書記、主席董杰人,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居楊分別致辭。

據介紹,此次攝影展由中共青海省委統戰部、中共青海省委宣傳部主辦,以“國家公園省 生態新高地”為主題,展覽分為“綠水青山”“和諧共生”“生靈草木”三個板塊,共展出攝影作品200幅,生動展現了青海自然風光、地理地貌、野生動植物資源和各族人民團結互助安居樂業的美好場景。展覽自4月15日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征稿,共收到2000余名攝影師近30000幅作品,參與人數和作品數量創青海影展之高。




董杰人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,青海省自啟動國家公園示范省建設以來,探索出了具有青海特色的保護、管理和建設之路,在國家公園體制創新、自然保護地管理機構職能改革、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等方面取得新進展,初步形成了以國家公園為主體、自然保護區為基礎、自然公園為補充的自然保護地體系。此次生態文明攝影大展旨在用攝影的方式展現青海獨特的生態價值、生態潛力、生物多樣性和生態文明景觀,展現青海生態文明建設和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豐碩成果,推動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建設。

居楊說,青海是三江之源,“中華水塔”,這里有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,是高原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,擁有豐富的野生動植物和自然風光人文風情資源,被譽為“攝影藝術的天然寶庫”。近幾年,青海攝影成果豐碩,在國際國內頻頻獲獎,青海的生態價值,人文風貌,隨著攝影家作品的傳播,走向世界,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和認可,為推動青海的生態文明建設,民族團結進步,作出了應有的貢獻。“國家公園省 生態新高地——青海生態文明攝影大展”,一定會成為展現青海獨特的生態價值、生物多樣性以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成果的一次視覺盛宴。

“牦牛是牧民最重要的伙伴,渾身是寶的牦牛為傳統藏族社會提供了人們生存保障,它的無私饋贈惠及高原人類的衣、食、住、行、運及燒、耕、醫、娛、用等方面,所以我以牦牛為創作原型,完成了這幅攝影作品《雪域圣靈》。”青海省家協會主席蔡展站在自己的攝影作品前,向記者介紹。

據悉,此次展覽時間為10月25日至11月3日,將在中國文藝網同步線上展覽。在北京民族文化宮舉行首展后,將在上海、天津、江蘇、山東、浙江等援青省市進行巡展。